从今年上半年的融资情况来看,生鲜赛道依然热度很高,生鲜电商、社区团购玩家们还在不断加码供应链、仓储和终端。

虽然一直洗牌,也很烧钱,但生鲜赛道的竞争没有减弱的迹象,关键原因在于生鲜行业的壁垒很难造,比如生鲜商品很容易就同质化,导致挨得很近的玩家们很难真正拉开相互间的差距。

但这意味着不需要壁垒,生鲜这场长跑的未来胜负,恰恰是由来自供应链、商品、制度等方面的壁垒所决定的。

头部玩家尤其在意壁垒的打造和维护,比如盒马。三年来,从武汉藕带,到浙江的水果莲子、云南的葵花籽盘、重庆的莼菜、贵州的方竹笋,再到今年的甘肃的沙葱,都因为盒马走向了全国市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红生鲜。

拿最近爆红的甘肃民勤沙葱来说,在上海盒马上市销售仅一个月价格就涨了7倍,还吸引了大量全国各地的商超和供应商去原产地抢货,又狠狠地推高了沙葱的收购价格。

这么多网红生鲜都出自盒马之手,爆款生鲜有那么好造?答案是否,实际情况是生鲜不同于标准化工业商品如饮料、零食等,生鲜打造爆款的难度远超想象。

一、爆款门槛

网红快消商品,甚至网红主播的打造,往往都有固定的流水线套路,比如借助线性的事件营销,或者是热门IP加持等。

生鲜不同,爆款难以打造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第一,生鲜本来就是非标化产品,在同一个大棚里,同一亩地里播上种子,用同样的肥料和浇灌手段,到收获季的时候每一颗菜的大小、品相都会可能会产生肉眼可见的差距。

因为影响生鲜生长的因素太多了,现代农业虽然可以控制其中一部分,但其他不可控的因素还是存在捣乱的风险,尤其偏天然化的生鲜,在自然环境影响下更不可控,最终同一批次的生鲜品相可能有好有劣,难以保持一致性,自然会影响入市销售。

第二,生鲜属于食品,在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中华饮食文化中,存在非常强的地域化属性,所以全国化推广难度大。

举个例子,大葱搭配主食在一些北方地区是日常,但在一些南方地区,大葱往往是辅料,反而小葱更常见。饮食习惯是DNA里的东西,所以某个地域日常消费哪些生鲜,基本也是定型的。

第三,生鲜生产和产能受环境影响程度大,难以保证稳定的供应规模。因极端天气影响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的事,几乎每年都会出现,这意味着生鲜的供给会突然收缩,导致供需不平衡,自然就很难支撑起巨大的市场需求,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了。

而且生鲜一旦火了,进货也有焦虑,拿多了怕卖不掉,徒增损耗、推高成本,拿少了又怕不够卖,比如有一次云南的水性杨花在上海火了后,盒马怕货进的不够,采购甚至随身带了几包以坐客机的方式运送。

所以方方面面来看,网红生鲜都很不好造,不然市场上这么多生鲜玩家,早就泛滥了。

二、盒马的特异性

对于造网红生鲜这事,从盒马可以看出,早想早做还是能有一些成绩的,可是造网红生鲜的难度从来都没有变,盒马早早冲上去,原因在哪?

前面提到生鲜赛道要有壁垒,这应该是盒马不遗余力制造网红生鲜的一个动机,除此之外,盒马多年来始终抓着网红生鲜还有更为关键的原因,就是制度,或者说,是盒马的特异性制度。

生鲜商品虽然非标化,但产业是向标准化靠拢的,而制度就是标准,以更好地约束生鲜商品的各种潜在生产、流通和销售风险。

买手制模式,是盒马很早就开始应用和强化的一个发展制度,这个模式对团队的专业度、市场敏锐度、营销能力、谈判能力都有不小的要求,甚至说带一点研发属性,所以搭建的成本并不低。

在高标准的搭建要求下,盒马的买手制就拥有了反向定制的能力,或者说拥有了精细化选品的能力。通俗地说,买手制让盒马可以自主决定台子上摆什么商品。其实在买手制出现之前,生鲜商品没什么选品概念,都是有什么卖什么,什么好卖卖什么。

不走寻常路让盒马可以在选品上更主动和自由,加上提前对市场进行深度调研,所以盒马的店里才会有来自全球的特色生鲜商品,比如阿拉斯加的帝王蟹、挪威的三文鱼等,频出爆款。

买手制可以决定流通前环节,那流通中和流通后呢,毕竟网红生鲜是要卖到全国的。盒马终端门店规模大,目前已经超过300家,而且在全国都有布局,加上密集的仓储流通设施,短时间铺开并不难。

还有包装和营销,生鲜从产地到上架售卖,好的包装和营销可以让生鲜的商品力大大加分。盒马一直很重视生鲜商品的包装和营销,比如之前推出的“日日鲜”品牌商品,为追求商品新鲜会牺牲一定的毛利。

非标化的生鲜与这一策略非常契合,比如通过一致包装能够提高生鲜商品的视觉标准化,给消费者更好的第一印象。

总之,造网红生鲜挑战虽然大,但是盒马在制度上的特异性,为其制造了更多的尝试可能。

三、严守供应链

供应链是生鲜的第一生产力和竞争力,业内早就对此达成共识。而网红生鲜比普通生鲜更看重供应链,因为市场需求大、对生鲜品质要求高,因而对供应链的稳定性、综合质量都有更高的要求。

盒马也不例外,造成功了这么多的网红生鲜,更离不开供应链高强度的持续支撑,无非还是在两个维度上做到了不粗放。

生鲜的质量(品质),是第一个维度。与买手制相匹配的,是盒马对生鲜供应链的严格要求,为了保证自己在产地就拿到上乘的生鲜,盒马都会向自己的供应商提出一些细节性要求。

像这次走红的沙葱,盒马就对供应商提出要求表示只要生长15天左右,长度在20到25公分的沙葱,因为口感更嫩且清香浓郁。

这样的要求听起来有点严格,但是盒马的目的其实为了服务终端消费市场,因为在供应链环节就进行精准筛选,可以统一生鲜商品的品相和品质,一定程度上压缩生鲜非标化的市场风险,避免更多的损耗。

第二个维度,是生鲜的成本。盒马有专业的生鲜冷链流通系统,能够在长距离流通中降低生鲜的损耗,并提高生鲜流通的效率,从而最终在终端价格上有更多的操作空间。

不过冷链已经是生鲜玩家的标配,所以大家控制成本的能力还是要看流通策略的合理性、规模效应的溢出程度、最初的采购价等等。

还是拿沙葱来说,其实产地收购价每斤只要几块,但到终端门店的价格翻了十几倍,就是因为流通成本太高。这次沙葱走红后,近期收购需求膨胀甚至推高了收购成本翻倍,但有意思的是,盒马的终端门店却出现了倒挂的现象,终端市场售价反而还大大降低。

原因就在于盒马做到了规模效应,对边际成本进行了有效压缩,通俗地说,就是拿货越多,单位生鲜流通成本就越低。当然这也要一定程度归功于盒马冷链流通系统,一个是容纳度,另一个是数字流通方案,前者是指运输、仓储量大,但后者就相当复杂,和技术能力、经验等密切相关。

以上两个维度,是生鲜玩家的供应链必修课,而盒马在生鲜品质和成本上的额外空间,就是因为对供应链的严守。

四、造爆款也有壁垒

现在很多爆款商品容易昙花一现,无法长久。所以爆款不但需要会造,还需要会维持,也就是持续造爆品的能力。

盒马多年来一直绑定爆款生鲜,就是因为在维持爆款生鲜的爆款效应上做到了制度、供应链方面的持续稳定支撑。而且长达三年的时间,意味着盒马需要克服整个生鲜零售大环境的各种挑战,所以把爆款的基因延续下去并不容易,也让我们更清楚地认知到一点:在生鲜行业,造爆款也是要壁垒的。

所以制造爆款生鲜,已经不仅仅是盒马独有的一个标签,更是盒马筑起特殊壁垒的象征。但是从整个生鲜零售赛道的竞争趋势来看,虽然盒马还会继续造出更多爆款生鲜,但其他的玩家,诸多美团优选、多多买菜、京东7FRESH等,必然会加速跟进,对盒马的爆款壁垒发起挑战。

虽然在生鲜行业要打破壁垒不是一件易事,但挑战和压力之下,把时间线再拉长,盒马也不能确保自己一直稳坐爆款生鲜制造者的头把交椅,持续补强供应链才能延续自己在整个行业的爆款奇迹,并拥有更多的市场话语权。

相关新闻

  • 颜值经济那些事儿

    颜值经济那些事儿

    01 颜值经济大流行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今中外,概莫如是。 早在两千多年前,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曾对弟子们说:“俊美的相貌是比任何介绍信都管用的推荐书”;在我国,有四大美女的不朽传奇以及“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千古佳句;到了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在流行的“三拼”中,“颜值不行拼人品,人品不行拼情怀”,颜值居于首位,就连男女之间谈恋爱都要讲“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 许多证据都显示,高颜值会产生“溢价效应”,并能为其所有者带来不少额外的好处。 根据英国刊物《经济学人》的研究,权力往往属于颜值更…

    行业动态 2021年7月12日
  • 从网红直播带货项目复盘,看未来直播带货发展趋势

    从网红直播带货项目复盘,看未来直播带货发展趋势

    直播带货是什么?是一种商业模式?还是一种营销模式? 想必很多人也都很疑惑,因为直播带货的大火,突然之间出现了很多以直播带货为核心商业模式的平台和公司,希望能够搭上直播带货的快车实现腾飞,试问直播带货真的可以成为商业模式吗? 这里应该有一个大大的问号,因为目前大火的流量播主都没有下场做自己的平台,更多的还是依托淘宝、京东、抖音、快手等流量平台在做,因此与其说直播带货是一种商业模式还不如说是一种营销模式。 商业模式也好,营销模式也好,以互联网发展的态势看任何一个新鲜模式(商业/营销)的红利期很难超过…

    行业动态 2021年11月4日
  • 老板做错了,我还得跟风点赞?

    老板做错了,我还得跟风点赞?

    当领导言论出格、决策错误,你会坚持自己还是跟风应和? 在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哪吒汽车”事件里,除了事件主人公的言论争议外,群里其他员工的反应,也引发诸多关注。 网上流传的截图显示,在“哪吒品牌中心管理群”里,市场负责人彭钢称:“是不是给吴亦凡一个机会,官宣请他做代言人?”还表示,“这事五分钟出圈,其实可以试试,大不了,回头官方道歉开除相关人员。” 令人意外的是,第一位员工对提议竖起了大拇指,第二位感叹“impossible is nothing”,第三位接着说“学习了”,还表示“就是要不断的制造…

    行业动态 2021年8月9日
  • 害怕社交?你需要这篇文章

    害怕社交?你需要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我想写给所有跟我一样,有社交恐惧症的朋友。 对一个社恐者来说,如果他跟一个陌生人约好了要见面,他的心路历程往往是这样的: 见面前:会把这个预约看得很重,不断在心里想象,甚至导致睡不好。 「明天就要见面了,我会不会表现得不够好?会不会影响我的形象?」 见面中:会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说话前一定要在脑海中过几遍。 「我应该说些什么?好像气氛有点尴尬,我是不是哪里又做错了?」 见面后:会不断反刍自己的表现,对自己进行评判,尤其是那些做得不好的地方。 「哎呀,当时不应该那样说的,应该这样做……

    行业动态 2021年9月20日
  • 奢侈税不是智商税

    奢侈税不是智商税

    编辑导语:当你身处资源丰富的大厂环境中,也许你可以选择做更多“难而正确”的事情;当你身处资源有限的小厂环境里,你可能受到的阻力相对较小。因此,不同资源环境其实各有利弊,关键在于你能否寻得属于自己的成长方式。 上次发了一篇文章《不用羡慕大厂的奢侈》,本意其实是想给资源少的同学们一点鼓励,告诉他们,在资源少的情况下,其实是更加锻炼人的,以及如何在资源少的情况下更好地做决策。 但我觉得意犹未尽,因为也应该要把资源多的好处说一说,让大家对这件事有个全貌的认识,有机会的话,还是要尽量去经历这两种不同环境,…

    行业动态 2021年12月1日
  • 从“矛盾模型”说起:互联网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从“矛盾模型”说起:互联网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话题,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 我们看过太多的观点: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互联网的本质是消除信息差;互联网的本质是引领行业变迁,人类进化的工具…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互联网都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我也在努力提升自己的认知高度,不断的去揣摩其中的奥妙。而最近,偶然看到宋文群老师写过的这样一句话: “拼多多的伟大之处在于其抓住了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群体的主要矛盾,而不是所谓的社交电商,社交只是其助推器,但并非主要原因。” 这句话对我的冲击是巨大的。因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

    行业动态 2021年6月28日
  • 新消费浪潮,男性消费者“不感冒”?

    新消费浪潮,男性消费者“不感冒”?

    新消费的赛道正在越来越偏爱女性。 今年双十一的活动又变,过去复杂的花样让消费者发出“花钱都这么难”的感叹,今年付定金成了各大品牌的营销新方式,从10月20号就开始的双十一赛道让人措手不及,薇娅和李佳琪的直播间率先开启了双十一的赛程。 李佳琦的战绩达到了106.53亿,过百万的销售额让双十一不再受欢迎的谣言不攻自破,薇娅以82.52紧随其后,12个小时的直播创出了高达200亿的佳绩,可以说双十一的第一晚很疯狂。 蹲守在直播间的年轻人以女性偏多,李佳琦直播间在2020年的“所有女生的礼物”年会上就透…

    行业动态 2021年11月4日
  • CRM中“机会”的深度理解与业务实践

    CRM中“机会”的深度理解与业务实践

    小珠觉得CRM的精髓不在于复杂缭乱的CRM产品功能,而在于隐含其后的管理学理论,商业模式创新以及客户运营方法的探寻。 市面上介绍CRM产品的文章资料比比皆是,对于管理水平,运营手段还在发展中的国内大部分企业,这些功能与客户的痛点和需求中间隔着一层厚厚的,透明的硅胶,仿佛看得透,其实捅不破。 只有从业务实践中去,回归CRM本质,构架你的方法论和理论框架再回到业务中实践中去才能突破产品功能的藩篱,甚至跨越行业应用的壁垒。 客户,机会(商机)……这些CRM领域的基本概念,你未必真的了解! 机会的本质:…

    行业动态 2021年7月12日
  • 面对今日窘境,所谓投资人应该羞愧难当

    面对今日窘境,所谓投资人应该羞愧难当

    核 心 要 点 资本的初心是什么?谁在定义价值? 烧钱套路为何不断重演? 我们引以为傲的互联网为何走到了今天? 无序与垄断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从滴滴到互联网,从在线教育到教育,最近很多人度日如年,彻夜无眠。 这段时间总有一些碎片画面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2015年4月13日,在赶集投资人定的威斯汀酒店总统套房里,除了双方律师,谈判桌上,坐着58的姚劲波、CFO周浩,赶集的杨浩涌与COO陈国环,以及赶集的7-8位投资人; 2018年下半年,有头有脸的投资人都飞往长沙,百亿资本豪赌社区团购,随后“千团…

    行业动态 2021年7月28日
  • 每一个“小红书”想长大,都要走蘑菇街的老路

    每一个“小红书”想长大,都要走蘑菇街的老路

    直播,将无论是电商还是内容的各大平台们重新拉到一张牌桌前,有人手握王炸,有人连牌等待,有人暗中偷鸡,也有人Draw hand听牌 ,但至少大家又回到了同一场游戏里,机会再小,也是机会。 先天瘸腿式的流量模型、可预料上限的藤蔓式附生逻辑,肯定不会是抖音、快手、蘑菇街和小红书们愿意接受的。 毕竟,“倒持太阿,授人以柄”的典故,谁都不愿亲身上演。 小红书IPO暂停的消息,再度把它送到了风口浪尖。 在新消费领域,小红书几乎成了基石。甚至业内有这样一个品牌等式:5000篇小红书笔记+2000个知乎问答+头…

    行业动态 2021年8月2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350013367

邮件:34560284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 9:00-20: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