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快餐巨头赛百味宣布,其联合创始人彼得·巴克在11月18日去世,享年90岁。他是赛百味的最后一名联合创始人。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这家三明治连锁店经历了辉煌,也有过不少挫折。
0
1
第三位快餐巨头
人们都听说过麦当劳肯德基的大名。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听说过赛百味的名号。
它曾经是美国快餐行业的巨无霸,专门做三明治。
鼎盛时期在全世界拥有4.4万家门店,超过麦当劳的水平。
如今,赛百味这个词再次有了热度。
原因却不是它推出了什么新口味的产品。
而是联合创始人之一在前不久去世。
彼得·巴克,不是彼得帕克,他是赛百味的两名创始人之一。
另一位名叫弗雷德·德卢卡。
弗雷德早在2015年已经去世。
如今,刚满90岁的彼得也离开人世。
只留下陷入困境的赛百味,和17亿美元的身家。
大概上帝想吃三明治了。
0
2
创立之初
半个多世纪之前,1965年。
那时候,阿米尔汗、小罗伯特唐尼、张卫健等一批大明星大名人刚刚出生。
美国和苏联正在酝酿着探索宇宙的奥秘。
就在这一年,17岁的弗雷德刚刚高中毕业。
他本想继续上学,进入大学深造。
然而如果只靠在当地五金店打零工,每小时只能得到1.25美元的工资,很难凑够上学的学费。
他去找一位忘年交寻求帮助,那就是34岁的彼得·巴克,一名核物理学家。
当时弗雷德表示自己想要成为一名医生,希望从彼得这里借钱读书。
但是彼得告诉他另一条道路:
“我认为你应该开一家潜水艇三明治快餐店。”
没有人能想到,这句话后来将会怎样改变全世界许多人民的日常饮食习惯。
本来弗雷德还有些顾虑,但是当彼得说这家三明治点可以支付弗雷德将来的学费,他立刻同意合伙开店了。
彼得掏出1000美金,给这位年轻的好朋友,作为启动资金。
就这样,第一家SUBWAY(赛百味)快餐店就此成立。
0
3
加盟店迅速铺开
一开始,快餐店的名字是“皮特超级潜艇”(Pete’s Super Submarines)。
之后,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的那一年,快餐店改名为SUBWAY(赛百味)。
两位创始人不再考虑什么上大学,而是专心经营起了快餐店。
他们的目标原本是,10年之内开32家同样的快餐店。
然而一直到1974年,10年的时间眼看就要到了,他们只开了16家快餐店。
后来,他们想到了特许经营,于是把自己的一位朋友布莱恩·迪克森拉入伙。
布莱恩不仅开了他们的第一家加盟店,还给赛百味的业务模式制定了新的标准。
有了新标准,有了加盟店的方式,于是两位合伙人很快超过了自己原来的目标。
到1987年,赛百味餐厅多达1000家。
随着加盟店的快速增多,以及创始人对加盟者的过度索取利益,导致不少加盟者出现不满。
1998年,《财富》曾写了一篇长文,来批评赛百味加盟系统的一些问题。
为此,弗雷德决定成立代表公司各个利益团体的顾问团。
顾问团每隔4个月就召开一次会议,讨论公司的决策。
通过这种方式,化解了加盟者们的不满,也让赛百味持续获得成功。
0
4
成功的理念和营销
赛百味的成功,还得益于别出心裁的理念。
过去绝大多数时候,大部分中国人还在温饱线上挣扎,所以最担心的是吃不饱,而不是吃太多。
美国不一样,早在几十年前,美国就已经很少有人饿肚子。
并不是每个美国人,都像影视明星那样拥有健美的身材。
经常去欧美工作或者留学的人才能意识到,美国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吃了太多高脂肪高热量的胖子。
他们一个个的体型都赛过哈利波特的表哥。
这就让怎么减肥成了很多人关注和头疼的问题。
1999年,一名肥胖的美国大学生来到赛百味的一家店。
他对店主说,自己很胖,很自卑,不敢出门。希望每天能免费吃赛百味的食物,并且愿意给公司做广告。
当时分店的负责人表示拒绝,但是把这件事告诉了公司总部。
总部的执行官立刻成立了一个团队,让不少专家来给这位胖子大学生进行饮食管理。
一年之后,奇迹发生了:胖子的体重居然减轻了185磅。
他开始给赛百味做广告,这一消息在胖子成群的美国,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
无数胖子慕名而来,到赛百味吃三明治,只为达成和这位胖子大学生一样的身材。
在一个肥胖率高达38.2%,全世界第一的国度,能够有低糖低脂肪的食物,而且还挺好吃,简直就是无数胖子的福音。
他们像朝圣一样,源源不断地进入赛百味。
而赛百味的这种独特优势,让它不仅风靡美国,还逐渐蔓延到全世界的许多地方。
0
5
在华受挫
1995年,赛百味进入中国市场。
当然,和不少水土不服的国外品牌一样,赛百味也受到了严重挫折。
它的优点之一是便宜,但是在中国当时的物价水平面前,再怎么便宜也显得很贵。
二十多年前,能去吃一顿麦当劳肯德基,对于很多家庭来说,简直是过年一样的奢侈。
因此第一个优势就不存在了。
赛百味的另一个优势,健康,同样没能发挥作用。
当时的中国人,只有极少数才能做到吃饱,很多人一天甚至只有两顿饭。
赛百味再怎么健康,那也不是当时的中国人重视的问题。
相反,由于提倡健康,所以赛百味的三明治里加了不少生蔬菜。
欧美的不少人能够接受,可是当时的中国人,一直以来接受的教育就是不能吃生东西不能喝生水。
这个三明治里头居然有生蔬菜,怎么看怎么不干净。
除此之外,还有赛百味不重视中国市场的调查,宣传方面不上心。
众多因素加起来,导致在海外的时候明明是快餐三巨头上演三国演义,到了中国却成了双雄对峙。
中国的赛百味,成了没什么人关注的小透明。
不过无论如何,除了中国之外,赛百味在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依然是非常成功的。
0
6
迎来危机
长久的成功,让公司的商业模式变得稳定。
也变得有些僵化。
曾经被认为是垃圾食品的麦当劳肯德基,也开始推出沙拉、水果等各种健康饮食。
赛百味的特殊性,正在变得不那么特殊。
公司并没有跟上对手的节奏一起做出改变,而是继续在自己过往的荣誉里徘徊。
不懂得变通,就注定会迎来固执的惩罚。
2014年,赛百味的销售下跌已经高达3.3%(大约4亿美元),单店销售额更是从2013年的49万美元下滑到47.5万美元。
2015年,赛百味的颓势更是肉眼可见:
和2010年相比,赛百味在美国三明治市场的份额,从50%左右下跌了5.1%;
营收蒸发了11.1亿美元,同比下降4.3%,跌幅超过快餐行业的平均跌幅;
顾客满意度也下降了高达6.1%。
利润跟不上,那就降低开店成本,继续开新店。
有人曾经表示,在曼哈顿等特别繁华的地方,无论走到哪里,都很容易找到至少3家赛百味店铺。
2015年疯狂开新店,2016年就尝到了苦果。
由于新店利润不高,赛百味被迫不断关闭世界各地的门店。
2016年,在美国就关闭了359家门店。
而且这是赛百味多年来首次关闭门店数量超过开店数量。
0
7
穷则思变
由于面临着一系列困境,赛百味终于想到了自救。
例如,在中国市场,推出了川香麻辣鸡三明治。
这是几十年来第一次做到如此本地化。
他们还推出了全新的logo,并且对门店设计进行了升级改造。
2019年,公司甚至推出了一款奶酪大蒜面包,并且成为最畅销的产品之一。
只不过,这些手段是否能够挽回暮气沉沉的赛百味,还很难说。
而且,从2015年到2021年,两位创始人先后去世,对公司的影响也不小。
再加上新冠疫情的横空出世,这些不同的因素,无疑都增加了赛百味自救的难度。
2020 年,赛百味收入为 6.891 亿美元,比 2019 年的净销售额 9.589 亿美元下降 28%。
在这些确切的数字面前,想要尽快扭转局面,难度可以说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