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不放过任何一个时尚平台。

4月15日,COACH蔻驰宣布入驻快手电商,开始向老铁们卖货。在长达3天首秀后,除了首场直播拥有8.6万观看以外,其余时段骤降到2万,甚至同时在线人数只有三位数。

一时间,“快手傍上COACH还是COACH傍上快手”成了争论话题之一,“接地气卖不好奢侈品”成了大家对官方直播卖货的刻板印象,与官方直播间相比,他们似乎更愿意去李佳琦的直播间买别的品牌。

奢侈品“下场”直播带货,为何没人买单?

01 大牌也焦虑!

这是COACH在2021年入驻得物和抖音后,又一次在中国市场增设线上销售渠道。

《2021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报告》显示,2016年起,中国奢侈品消费进入高速增长状态,新冠疫情前的2019-2020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48%,疫情后仍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

Coach母公司Tapestry集团也曾在发布2021年财报时称:中国市场在后疫情时代增长显著,向二、三线城市扩张是未来在中国发展的规划之一。

不同平台受众不同,对比COACH在各大平台上的定价为:快手545元5950元之间;天猫旗舰店450元至22000元之间;抖音电商357元至17500元,目标人群明显,COACH均有下功夫钻研。

奢侈品直播有多“土”?

譬如针对快手的下沉市场主要售卖包袋、成衣、鞋履和小皮具等品类,价格区间较低,入驻没有丝毫征兆,且快手也丝毫没有宣传的意思,略显随意。

但在入驻抖音前,COACH提前几个月宣发了一张高糊图片,并在同年7月推出抖音超品X COACH快闪店,甚至全球限量发售的潮品,在中国大陆地区仅能通过抖音购买,价格区间也较高。

据抖音官方正式公布的数据,该应用有85%的用户年龄在24岁以下,70%以上是女性,大多数来自一线城市的家庭,这对奢侈品牌而言是个好消息,只要营销到位便能一举拿下强消费力的女性们。

不得不提的是,首个入局抖音电商的奢侈品Dior。2018年7月,一众奢侈品品牌为了保证品牌调性纠结于是否进军短视频电商时,Dior大胆的将自己年轻化,并请来了Angelababy为其宣传,效果显著,悄悄试水4个月收获近19万赞。

紧接着原本对数字化敬而远之的Chanel及Michael Kors 也与抖音展开了合作,通过短视频、话题挑战赛的首秀方式坐拥流量池带来的收益。

在多数人的认知中,奢侈品大牌从来都以高冷面目示人,当他们开始使用电商直播这种看起来热闹、接地气的方式售货,多少有些颠覆认知,例如LV的首秀。

2020年3月,LV在小红书迎来了直播首秀,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随意的布景打光,高糊的画质,整体土气的环境让网友直呼“没有丝毫购买欲望”。

奢侈品直播有多“土”?

图源 LV淘宝小红书直播截图

疫情后,LV在中国的市场受到重大打击,其母公司甚至发出警告,与从同时直播浪潮正在成为奢侈品品牌公开化与大众化最狠的一种形式,LV不得不靠直播卖货“求生”。

除了LV,Prada、Dior、Burberry、Chanel等耳熟能详的大牌,其余行业均加快了数字化进程,表现为积极入驻线上渠道、与直播平台合作、首次进行直播大秀等。

依据奢侈品公开化的程度,可分为:公开直播、非公开直播、专属化私密直播,不同方式针对人群不同,详可见下图。

奢侈品直播有多“土”?

图源 知乎

譬如2021年意大利奢侈品牌MaxMara在进驻天猫时就选择通过邀请刘敏涛做客直播间,利用明星效应针对全品类电商进行带货,有了明星背书,大家都对产品生有“滤镜”效应,从而带动目标人群消费。

而LV也吸取了“吃螃蟹”的教训,在快手“2022春夏男装秀”上,LV通过时装秀的直播形式规避了翻车的风险,并为当时大火的时尚达人们拍摄宣传视频进行预热。

值得一提的是,COACH不仅在电商平台拓展了市场,还在天猫和微信小程序开设奥莱折扣旗舰店,上线当年的618期间交易额便达千万人民币,而其同一集团下的Kate Spade曾一个月内开设超过50场直播,只为扩张宣传。

可快速扩张和大量开设奥莱店的举措似有拉低形象定位的可能性,能用更低的价钱买到同样具有设计感和品牌影响力的包袋是轻奢侈品的竞争力所在,若过快“下沉”将脱离品牌调性。

奢侈品电商平台Farfetch的CEO曾表示全球用户的整体平均年龄是36岁,而内地奢侈品消费者平均年龄仅为29岁;LV的目标人群画像为35岁以上,但在中国仅为26岁…

逐渐年轻化的消费者在追求生活品质的同时提高着自己的消费能力,此类人群与电商平台的用户人群有所重合,奢侈品拥抱电商不止为了规避疫情风险,更为深耕亚太市场。

02 奢品直播界的“优等生”

对于品牌商而言,“开直播是常态,不开直播是另类”;而对于消费者而言,“边看直播边下单是常态,拒绝直播网购则是落伍”。

在奢侈品数字化进程中,有一名电商“老将”仅在“38超级直播日”单场销售额就达到150万元。对比其他奢侈品牌隐晦的直播销售数据,寺库的直播间似乎更易让观众接受。

寺库的成功源于它完全踩在电商直播红利的风口上,尤其是在商家管理、运营、鉴定、客服、物流等方面在意入局便戳中了整体行业的痛点,这是刚入局电商的奢侈品们稀缺的地方。

其原有的供应链以及品控优势可以很好的嫁接到直播当中,保证了商品的品质的同时,还使得消费者没有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也使得品牌有一个专业化的舞台来呈现自身的品牌调性。

根据贝恩公司发布的《2021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报告》,线上渠道的奢侈品销售额在过去两年几乎翻了一番,二手市场也蓬勃发展。

由于购买二手的人群普遍更注重奢侈品的新旧程度,而这能在直播间中更好呈现,且不会损伤品牌调性,反而会将奢侈品的延伸价值展现到极致。

然而仍有很多一线品牌在国内仅有官网,甚至没有入驻电商,更没有频繁直播。

因此能出现在主播直播间的包袋多数为非官方渠道,分别来自代理商、保税区及二手奢侈品自有平台等,除了头部李佳琦拥有特权牵线Bottega Veneta以外,再无来者。

难道是这些品牌仍放不下身段?或者说他们还不需要利用直播的方式拓宽渠道?

其实从整体来看,奢侈品的消费场景多数在线下,但由于疫情的长期影响及未来互联网的普及,加快数字化进程也是早晚的事,能够触达奢侈品的只有一小部分人,真正适合出现在直播间的产品价格不应过高,而是在品牌的认知范围内符合大部分人的消费水准。

与此同时,“原单”、“尾单”、“大牌代工”等假冒奢侈品直播间的出现屡见不鲜,2020年8月就有位杭州女子在直播售卖冒牌女装时,当场被警方抓走。同时“不退不换”、货不对板的问题严重损害了原品牌的声誉。

奢侈品直播有多“土”?

而当时大部分的直播并没有回放这一功能,导致很多购买者无从取证、举报,直至上述事件发生后两个月才出台规定:网络直播带货应当提供回放功能。

2020年,寺库也曾传出“真假混卖”的传闻,至今仍没有任何回应。

正如《中国二手奢侈品市场发展研究报告2020》所说,由于中国奢侈品行业暂时未建立完善的行业准则,引起了假货泛滥等行业乱象,而合理的售后保障、仿品排查机制、完善的商家认证体系、定期的自检抽查将是电商平台争夺万亿级奢侈品市场胜负的关键。

“奢侈品+直播”是整个行业的创新导向,尤其是消费者们对直播带货这一业态的理性认识回归。

对于官方门店来说仍要将侧重放在线下门店,不能为一定销量彻底割裂品牌调性砸自己的招牌;针对奢侈品电商集合店线上渠道将会成为主流,线下门店会被官方门店分去部分流量,若将直播间打造的足够专业,售后堪比“原厂”,想来奢侈品能进入中产亦不是件难事。

疫情后时代,国内压抑很久的报复性消费让商场各大品牌销售傻眼,销售量远超他们预期,甚至大量产品断货。拥抱下沉市场是中国商业的大势,但长久以来只与明星、秀场打交道的他们,刚刚触网便展现了“笨拙”的一面,似有傲慢和生疏。

奢侈品直播并不是LOW,而是大势所趋。互联网时代谁抢夺了流量谁就是赢家,毕竟奢侈品是“高冷”的角色,有着其傲娇的本性。

唯一不同的是不管何时入局,奢侈品都不会缺消费者,更不会缺流量,因为其本身就是流量。

参考:

拥抱网红、直播带货,奢侈品变Low了吗?——娱乐硬糖

为什么有人愿意花70万在直播间买爱马仕?寺库如何解构奢侈品直播——新榜

奢侈品直播,是怎么套路你的?——澎湃

COACH入驻快手带货、Burberry循环录播,奢侈品直播还有什么新故事?——钛媒体APP

“奢侈品+直播” 寺库都玩出了哪些新花样?——中国新闻网

奢侈品与直播:技术发展方向的不可逆性——AmyBao

相关新闻

  • 从互联网产品角度看新消费爆火,我对新消费的几点思考

    从互联网产品角度看新消费爆火,我对新消费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的新消费赛道究竟有多火?” 据IT桔子统计,2020年上半年,中国新经济消费领域共发生120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规模约为190亿元,成为同期投融资规模最大的赛道之一。据《商业数据派》不完全统计,新消费领域仅今年6月发生的投融资事件就有67起,规模超过60.43亿元,一个月就达到去年上半年三分之一的融资规模。而整个2021年上半年,新消费领域共发生280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金额超过390亿元人民币。 那什么是新消费? 百度百科上这样定义,“新消费”是指由数字技术等新技术、线上线下融合等新商业…

    行业动态 2021年8月14日
  • 新消费时代下的新商业,从C端思维出发

    新消费时代下的新商业,从C端思维出发

    编辑导语:2021年疫情持续,经济呈现疲软状态,但是新消费依然如火如荼地扩大市场。本篇内容作者向大家讲述新品牌的中场故事,从线下渠道和线下生产研发,这两个核心要素展开聊天,快来看看吧! 2021,疫情持续,经济承压、消费疲软。 但,新消费品牌依然如火如荼地融资、打爆品、扩团队、投流量,以及不可避免的,持续亏损。 从前让VCPE大赚特赚的互联网投资逻辑是,即使某个商业模式在当下的阶段不盈利,但他必然有一个明确的盈利预期或者盈利模型。或者说他发展到某个阶段/某种体量的时候,因为规模效应、使用习惯或者…

    行业动态 2021年12月11日
  • 直播电商消费心理学

    直播电商消费心理学

    隔着屏幕闻到一股“金钱”的味道,真香。 翻朋友圈看网红带货TOP榜,我瞬间觉得自己的思维跟不上时代的节奏,原因是消费经济捧出一大批网红带货主。 据双11统计百亿级主播两名毋庸置疑,10亿到百亿主播50人+,就连1亿到10亿之间也有一大批,我竟然参与都很少,你呢? 最近在思考“为什么电商直播生态如此火”,关于商业模式探讨有很多,如: 品牌充分利用信息渠道变革带来的红利重新塑造「人货场」,快速抓住快变量中的“机会成本”;「黑天鹅」事件让传统品牌线下模式受到冲击,企业纷纷试水“网络直播”来解决转型问题…

    行业动态 2021年11月16日
  • 防抖有了统一标准后,手机拍照将一飞冲天?

    防抖有了统一标准后,手机拍照将一飞冲天?

    华为、小米、OPPO、vivo等多家手机厂商,在旗舰新品发布会上,都会将防抖当作亮点讲解,拥有防抖功能加持,手机可以拍摄出更加清晰和稳定的视频,可长期以来,国内都没有一个统一的防抖标准,旗舰机的防抖表现究竟如何,只听厂商介绍很难有准确概念。 现在,工信部发布了首个《移动终端图像及视频防抖性能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以下简称《方法》),《方法》由中国通信院、爱佩仪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华为、OPPO、vivo、三星等历时4年联合制定,将成为使用全球手机制造商在中国销售移动设备的统一标准。 《方法》统一了…

    行业动态 2022年4月27日
  • 记账APP的尴尬,空有痛点,难有未来

    记账APP的尴尬,空有痛点,难有未来

    记账类App从未有过风口。 今年是小李在北京工作的第四个年头了,即使他严格控制支出,将每一笔花费都记录了下来。并且,小李还学会了薅羊毛、攒优惠券、购买临期食品,力求通过省钱来实现致富的“曲线救国”,到了月底、年底一看,并没有明显的“省钱致富”感。 在豆瓣有“抠门男性女性联合会”就通过计划记账,从而克制自己的支出,用来存钱的方式,引发超50万人围观。他们不仅在自己的生活所用中“抠门”,也在通过逃避、拒绝社交等消费场景用于减少支出,这样的人群处在抠门与精打细算的边缘。 但据中央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20…

    行业动态 2021年11月9日
  • 字节跳动“社交”跳动

    字节跳动“社交”跳动

    作为国内成长最快的独角兽,字节跳动频频在社交、教育、音乐、医疗、游戏等诸多领域发力。而社交作为互联网时代重要的入口之一,更是字节跳动布局的重点领域。因此无论是视频社交APP“多闪”,还是兴趣社交APP“飞聊”,字节跳动在社交细分领域的动作从未间断。 字节跳动的社交产品层出不穷,虽然大多铩羽而归,但其做社交的决心却丝毫未减。于是,继前不久推出的视频社交之后,字节跳动这次又将目光瞄准了游戏社交。 一、社交梦不灭 近日,字节跳动旗下的抖音内测了小游戏“抖抖乐园”,主打游戏社交,这标志着字节跳动这次把社…

    行业动态 2021年9月17日
  • 社区团购的最后一役

    社区团购的最后一役

    一路高歌猛进的社区团购,似乎停下来了。 8月21日,社区团购企业十荟团宣布关停全国21个城市圈的业务,专注两湖、江西等核心区域。 这一动作极其突然,有十荟团的员工说,前一天晚上还加班到10点半,第二天上午就被遣散,下午公司就开始清算资产,本应获得的赔偿也打了水漂。几天后,陆续有广西、湖南等地的员工自称突然被辞退。 9月3日,另一家生鲜电商平台美菜网被曝正进行裁员和业务范围收缩。随后,美菜网回应称是正常的组织调整与优化,所有业务城市均在正常运营。 十荟团、美菜、菜划算、橙心优选都开始收缩,但尚在运…

    行业动态 2021年9月7日
  • 微信开放外链半个月,现在怎么样了?

    微信开放外链半个月,现在怎么样了?

    各大互联网平台花费近十年时间筑起的“高墙”,要塌方了。9月9日,工信部有关业务部门召开「屏蔽网址链接问题行政指导会」。据多家媒体报道,当天到会企业,覆盖了几乎所有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一二线巨头,包括阿里、腾讯、字节、百度、华为、小米、网易等等。 这次会议上,工信部提出有关即时通信软件的合规标准,并要求各平台要按标准于9 月 17 日解除屏蔽网址链接,否则将依法采取处置措施。 工信部表示:“互联互通是互联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紧接着,9月13日,工信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强调…

    行业动态 2021年9月30日
  • 被广告驯化的互联网

    被广告驯化的互联网

    1 互联网与广告的天作之合 在我看来,广告和用增在很多方面都极其类似,只不过一个是追求广告收益的增长,一个是追求用户规模的增长,其核心路径也可以同样归纳为三步: 触达、认知、转化。 1.1 广告的核心是触达 广告,广而告之。 从类型来分,可以粗略分为品牌广告和效果广告,按照百科解释如下: 品牌广告:以树立产品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为直接目的,突出传播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确定的位置的一种方法。 效果广告:在基于效果为基础的广告系统中,广告主只需要为可衡量的结果付费。 而无论哪种广告形式,首先…

    行业动态 2021年9月14日
  • 各大平台被要求解除屏蔽外链,互联网行业要变天?

    各大平台被要求解除屏蔽外链,互联网行业要变天?

    最近,工信部要求各大互联网平台解除屏蔽外链的消息引得圈内人议论纷纷。 众所周知,互联网巨头间产品外链的“屏蔽”恩怨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圈内人早已司空见惯,而且用户似乎也对这一操作多少有些免疫。 像某信屏蔽某宝、拼夕夕、某音视频,用户不得不采用复制粘贴的形式切换平台进行信息的传递,这多一步的操作尽管让很多用户不满,但也在时间的推移中慢慢成为习惯。 而如今相关部门下重拳出击,要求解除屏蔽外链,这意味着信息流通的效率将得到大大提升,信息的孤岛开始互通有无。 但同时也意味着各大平台间的信息壁垒将不再成为…

    行业动态 2021年9月21日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350013367

邮件:34560284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 9:00-20: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