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随着互联网和电商的深度发展,数字零售已成为许多品牌和企业的销售渠道选择。往往提到数字零售,人们通常会想到流量,将重心放在流量上,因此容易陷入迷局。本文围绕数字零售的迷局展开了讲述,推荐对此感兴趣的伙伴阅读。

数字零售的迷局

如果仅仅只是将数字零售的关注点聚焦在流量本身,抑或是将所谓的数字零售的重心聚焦在流量上,多少是有些背离了数字零售的原始奥义的。真正意义上的数字零售应当跳出流量的牵绊,站在更高地角度来看待数字零售,并且找到落地和实践数字零售的正确方式和方法。很显然,从当前数字零售玩家的表现来看,他们并未这么做。

当数字零售的一切都是为了流量的时候,它便陷入到了迷局之中。一旦进入到这种迷局,数字零售的发展非但无法持续,甚至还将会陷入到全新的死循环里。为了流量,不断地变换对象,为了流量,不断地寻找新的市场。孰不知,最大的市场,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在我看来,在流量已然不再是红利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寻找新的支撑点以填补流量红利不再带来的困局与挑战。这才是数字零售的使命所在。

实现产业上下游更好地链接,让供求两端的对接更加富有效率,才是数字零售真正应该去实现的。然而,很多的数字零售玩家并未真正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所有的数字零售动作几乎都在围绕着流量本身展开。于是,所谓的数字零售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以流量为终极追求的存在。长此以往,数字零售开始陷入到了自我设置的迷局之中。

一、迷局一:数字零售的终极追求依然是撮合和对接

提及数字零售,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对商家进行赋能和改造。那么,赋能和改造的目的是什么呢?在我看来,赋能和改造的最终目的依然是为了实现流量更好地转化,依然是为了实现商家与消费者的对接。因此,从本质上来看,很多人口中所谓的数字零售,依然还是在做着撮合和对接的买卖。

不可否认的是,以这种思路来推进数字零售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特别是在流量红利依然不再的大背景下,通过数字赋能的方式来改造商家与消费者传统的对接方式和方法,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一定的增长。我们看到的直播带货、私域运营等一系列以数字零售为底层逻辑的存在,几乎都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

然而,我们同样需要看到的是,数字零售的这种发展模式依然是为了实现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撮合和对接,依然是为了实现流量的转化。但是,撮合和对接是不是数字零售的终极追求呢?我认为,并不是。我更多地认为数字零售当前达到的撮合和对接,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在达成了这样一种目标之后,我们还需要有新的目标。

如果我们仅仅只是将数字零售的终极追求停留在撮合和对接上面,那么,我们依然还是在按照传统电商的发展模式运行,并未跳出传统怪圈。那么,究竟什么才应当是数字零售的终极追求呢?我认为,认识到存量时代用户的新需求,并且以新需求触发上游产业的变革,从而用新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新的需求,才是数字零售的终极追求,才是数字零售跳出流量迷局的关键所在。

二、迷局二:数字零售的呈现形态依然是平台和中心

互联网式的思维对于人们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纵然是在业已进入到数字零售新时代的当下,我们依然看到的是诸多玩家依然在用平台和中心的方式和方法来付诸数字零售的实践。无论是数字零售的赋能者,还是业已转型的传统电商平台,他们现在投身到数字零售的一个主要目的,依然是在试图维持自身的地位,特别是依然还在将自身打造成为新的平台和中心。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在信息不对称的大背景下,平台和中心的模式是一种先进的商业模式。等到信息极大丰富,特别是平台和中心在其中所扮演的撮合和中介的角色不再那么有效的时候,盲目地维持自身的平台和中心的地位,必然会让数字零售的发展失去原有的功能和作用。于是,以平台和中心为呈现形态的数字零售,便陷入到了全新的困境之中。

如果我们一定要寻找当前的数字零售的迷局的话,依然是以平台和中心为终极追求,并未真正找到落地和时间数字零售的新方式和新方法,才是导致现在的数字零售会无可幸免地走入到互联网式的怪圈的关键原因。彻底摒弃互联网时代的平台和中心的发展模式,以一种全新的模式来看待数字零售,才是摆脱这一迷局的关键所在。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现在以去平台化和去中心化为主导的新的浪潮正在崛起。在这种新的浪潮之下,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不再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平台,不再把自己看成是一个中心,而是看成是一种「基础设施」,看成是行业的一份子。

如何彻底摆脱传统的平台和中心的牵绊,真正以全新的角色和定位来看待自己,或许才是数字零售玩家真正跳出发展困境的关键所在。我认为,实现这一目标,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找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结合的方式和方法,告别传统的二元形态。当我们真正找到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正确方式和方法,我们才能真正跳出数字零售的迷局。

三、迷局三:数字零售的关注点依然在营销本身

如果对互联网式的商业模式做一个总结的话,所谓的互联网模式,其实就是打造了一种以线上为主导的新型的营销模式而已。无论是电商,还是其他的互联网物种,几乎都是如此。不得不承认的是,互联网式的营销模式,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商家的营销成本,提升了商家与消费者的对接效率。但是,我们同样要看到的是,仅仅只是营销方式的改变,而没有深度影响产业本身,这样的改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笔者认为,以数字零售为代表的新物种的出现,仅仅只是借助数字化的技术将电商时代以互联网技术为底层逻辑的营销方式发挥到了极致,但却并未改变数字零售依然是营销的底色。说到底,数字零售,依然仅仅只是一种新型的营销方式而已。

如果我们要寻找数字零售的迷局的话,仅仅只是将关注的焦点聚集在营销上,而没有真正将关注的焦点聚焦在产业上,才是导致它会陷入到迷茫的关键所在。没错,一味地将关注的焦点聚集在营销上,的确可以用新的方式,新的技术手段,实现营销的迭代和升级,但是,如果仅仅只是营销,说到底,数字零售依然仅仅只是为陈旧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续命而已,并未真正找到解决产业痛点和难题的关键原因。

跳出以营销为终极追求的发展模式,真正以新的角度来看待数字灵术,并且找到数字零售落地和实践的方式和方法,才是确保数字零售可以真正进入到全新发展阶段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数字零售的关注点应当更多地聚焦在对于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的改造和升级上,最终实现的是供求两端不再是以营销为主导的对接,而是更多地实现以新的产品和服务为主导的对接。

当数字零售改变了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方法,当数字零售衍生出来的新的产品和服务,那么,数字零售所承担的角色就不再是撮合和中介的角色,它所带来的也不再仅仅只是对接效率的提升,而是有了对传统产业角色的重塑,有了对于平台和中心的角色的重塑。当数字零售实现了这一目标,它才能跳出互联网式的迷局,真正进入到一个以新的角色、新的功能为主导的全新时代。

四、结语

不得不说,数字零售的的确确缓解了流量红利退潮的影响,甚至还为商家们开辟了新战场。然而,我们同样需要看到的是,数字零售依然没有真正摆脱互联网式的发展模式,特别是没有摆脱互联网时代约定俗成的角色和定位。当数字零售依然在以互联网模式为终极追求,当数字零售依然还是一个互联网式的存在的时候,它的存在就很难讲是全新的存在。

拨开数字零售的迷局,真正找到困扰其发展的症结,并且以新的角色和功能来赋予数字零售新的内涵和意义,不仅可以让数字零售的玩家摆脱盲目跟风,不断变换概念的困局,而且可以让数字零售真正从互联网式的发展阶段,真正进入到以产业化为终极追求的新时代。这并不仅仅只是对于数字零售的玩家有积极的意义,甚至对于那些试图想要找到新的发展突破口的头部的互联网巨头们来讲,同样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关新闻

  • SaaS 102:你愿意为短期利益赚快钱,还是长期赚大钱?

    SaaS 102:你愿意为短期利益赚快钱,还是长期赚大钱?

    马云有一句金句: 放弃一些短期利益,长远来看路只会越走越宽。 (马云的金句有很多,听了的,大多数人都认同,所以才叫金句嘛~ 🤓) 但有多少人想过为什么要放弃一些短期利益?为什么长远来看路只会越走越宽? 这跟你个人,特别是做 SaaS 的人有什么关系? 我本身是工程师出身,有个算法我很喜欢——贪心算法,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用到,但很多人只是不知道而已。 我用来说明一下,看看是如何影响我们做决定的。 贪心算法 (Greedy algorithm)贪心算法 (Greedy algorithm) 又叫…

    行业动态 2021年7月28日
  • 万亿市场下,互联网装企的千亿市值梦还远吗?

    万亿市场下,互联网装企的千亿市值梦还远吗?

    互联网行业易出巨头,但互联网家装是个例外。 作为少数几个拥有万亿市场规模的消费细分赛道之一,家装行业跟汽车、餐饮、休闲食品、家电个等行业不同,属于典型的“大行业小企业”。发展至今,尚未能如其它行业一样,诞生千亿市值的上市公司。 人们不是没想过借助互联网来造“互联网家装巨头”。 早在2015年,互联网家装就掀起第一波热潮,那一年也被称为“(消费)互联网家装元年”。据艾瑞咨询统计,当年互联网家装行业融资事件达到123起,是2011-2019年中最多的一年。 但在百万人才、数十亿资本争相涌入万亿家装市…

    行业动态 2021年8月9日
  • 每一个“小红书”想长大,都要走蘑菇街的老路

    每一个“小红书”想长大,都要走蘑菇街的老路

    直播,将无论是电商还是内容的各大平台们重新拉到一张牌桌前,有人手握王炸,有人连牌等待,有人暗中偷鸡,也有人Draw hand听牌 ,但至少大家又回到了同一场游戏里,机会再小,也是机会。 先天瘸腿式的流量模型、可预料上限的藤蔓式附生逻辑,肯定不会是抖音、快手、蘑菇街和小红书们愿意接受的。 毕竟,“倒持太阿,授人以柄”的典故,谁都不愿亲身上演。 小红书IPO暂停的消息,再度把它送到了风口浪尖。 在新消费领域,小红书几乎成了基石。甚至业内有这样一个品牌等式:5000篇小红书笔记+2000个知乎问答+头…

    行业动态 2021年8月2日
  • 零售金融产品投资者教育沉思录

    零售金融产品投资者教育沉思录

    一、引子:把失败的投资者教育发展史 前段时间,有人下图发在了一个行业微信群里。看到对“主动基金”的荒诞解释,大家都绷不住了,哭笑不得。 叫“财商教育”也好,“投资者教育”也好,从业多年,我深刻的意识到,零售金融产品面向广大个人投资者进行的教育一直是一件很重要但从来没有做好的事情。 1. 投资者教育产品1.0时代 这个时期教育者的主体是金融机构,以银行、券商、基金公司为代表,侧重于产品推介、风险管理,是一种投前教育。这其实也是写入相关法律,监管部门明确要求的内容。 但是金融机构并没有做好,无论是银…

    行业动态 2021年12月7日
  • 晋升为领导后,如何开展工作?

    晋升为领导后,如何开展工作?

    金九银十,此期间换工作的人不在少数。有几位朋友最近都换了公司,职位得到晋升,有的人已经开始带领团队,独挡一面了,而且最重要的是待遇也都有了非常不错的涨幅。 虽然每个人的职业规划和诉求不一样,但产品研发人员随着经验和能力的不断攀升,优势非常明显,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优势逐渐降低,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从专业岗转向管理岗。 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领导或者能够做一个好领导,管理是一门艺术,当你有艺术天赋时,在此岗位上会非常愉快的创作,否则会深陷其中,处于不断地纠结之中。 我个人经历过最初的一两人到十几人,再到几…

    行业动态 2021年9月10日
  • 为什么做产品不应该追风口

    为什么做产品不应该追风口

    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人问我「在未来十年世界会有哪些变化」,但是很少有人会问我「在未来十年有哪些东西是不会变的」的,但是实际上那些不会变的东西,才是我们更需要关注的,因为我们可以基于这些几十年都不变的东西,构建我们的商业策略。 ——杰夫·贝佐斯 AmazonCEO 前几年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叫做“遇上了风口,猪都能飞起来”,但是当互联网的风口一个又一个的过去,人们才发现原来这句话原来还有下半句,叫做“一旦风口过去,大部分的猪都会摔死”。 我深刻地记得在 2018 年的时候,有很多人跟我说:“去做 P2P…

    行业动态 2021年8月3日
  • 防抖有了统一标准后,手机拍照将一飞冲天?

    防抖有了统一标准后,手机拍照将一飞冲天?

    华为、小米、OPPO、vivo等多家手机厂商,在旗舰新品发布会上,都会将防抖当作亮点讲解,拥有防抖功能加持,手机可以拍摄出更加清晰和稳定的视频,可长期以来,国内都没有一个统一的防抖标准,旗舰机的防抖表现究竟如何,只听厂商介绍很难有准确概念。 现在,工信部发布了首个《移动终端图像及视频防抖性能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以下简称《方法》),《方法》由中国通信院、爱佩仪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华为、OPPO、vivo、三星等历时4年联合制定,将成为使用全球手机制造商在中国销售移动设备的统一标准。 《方法》统一了…

    行业动态 2022年4月27日
  • 新业态兴起,传统零售业的机遇与挑战

    新业态兴起,传统零售业的机遇与挑战

    受新冠疫情黑天鹅事件影响,2020年全球各国消费增速均受到显著冲击。 从中美两个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来看,呈现总量萎缩,线上化明显的趋势,二季度,美国个人消费支出同比增速下滑10.5个百分点,但在三季度增速达到40.7%。 2020年前10个月,美国零售同比增长为零。 再来看看中国的零售业数据,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21年1月18日发布会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981亿元,比上年下降3.9%。 所幸的是,2020年下半年中国零售业的增速转正,特别是四季度同比增幅达4.6%…

    行业动态 2021年8月3日
  • 野性消费元年已至

    野性消费元年已至

    2021年夏天,发生了两起可以载入商业史册的标志性事件: 中国K12教育培训行业,进ICU了。 国产球鞋品牌鸿星尔克,火了。 两起看似没有关联的事件,共同指向了一点: 没有某个企业的时代,只有时代中的企业。 劲风之下,顺风者升,逆风者落。 眼下,在民间正刮的一起风,叫「野性消费」。 01 野性消费的「野性」二字,跟「野性本难畜」的意思相通。 小野怡情,大野伤身伤钱包。陈冠希说:不要那么野,小野一下就好。 可很多年轻人说:不,我偏要狂野。 狂野的反义词是克制。韩寒说: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 …

    行业动态 2021年7月26日
  • 跨境电商的独立运动

    跨境电商的独立运动

    受疫情影响电商卖家获取流量的渠道日益多元化,疫情期间很多原本在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平台上卖货的商家,纷纷借助DTC来开拓自身渠道。与此同时,SheIn、Anker的成功更是带火了独立站概念,让这种模式在跨境电商间日益流行。 在独立站日渐升温的大背景下,嗅觉敏锐的产业资本纷纷下场布局,各路互联网巨头更是频频加码。随着各路玩家的介入,以DTC模式为代表的跨境独立站开始异军突起。 一、骤然爆火的跨境独立站 随着跨境电商市场日渐火热,跨境电商领域的竞争也越发激烈,随之而来的是传统的选品和铺货模式开始走不通了…

    行业动态 2021年11月24日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350013367

邮件:34560284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 9:00-20: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